八仙中學校園。
八仙中學供圖
八仙中學校長李強在給學生上課。
本報記者 張丹華攝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,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,促進教育公平,切斷貧困代際傳遞。”
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:“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。優化公共教育服務供給,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,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。”
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,寄宿制學校成為不少鄉村學生的求學選擇。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,對助力鄉村全面振興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近年來,國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,農村寄宿制學校在辦學條件、師資力量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,同時也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。
本版今起刊登系列報道,關注農村寄宿制學校,約請多地記者深入基層,剖析典型案例,傾聽一線聲音,探討如何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,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。
——編 者
“高高的青山上,萱草花開放……”課后的音樂社團活動中,七年級二班的李春嬌輕聲跟著老師哼唱。“這是我最喜歡的歌。”她低著頭,輕聲對記者說。
這里是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八仙鎮八仙中學,一所位于大巴山中的農村寄宿制學校。學校建于1958年,現有學生587人,寄宿生355人。其中很多學生父母在外務工、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。
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有什么特點?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?這是八仙中學60多名老師常常思考的問題。
“為學生打開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”
八舞蹈場地仙中學位于群山環繞之中,校園里有塊橢圓的大石頭,上面刻著兩個字——鑄魂。
“我深受這兩個字的影響。教書育人、培根鑄魂是教師的職責所在。”八仙中學黨委書記、校長李強說。八仙中學是李強的母校,從2004年起,他已經在這里工作了20年。
從建校起,八仙中學就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。目前,學校在崗教師62人,所有校領導在擔任行政職務的同時堅持一線教學,全部老師在學校住宿。
上午第二節課,九年級一班語文老師黃婷正在講課文《談讀書》。她打開教學多媒體設備,帶領學生了解學習目標、作者簡介、相關背景等。在一次次師生互動中,同學們既學習了課文,也學到了讀書的方法。
“我喜歡跟學生互動,調動他們的積極性。”黃婷說,今年是她任教的第二年,也是第一次擔任畢業班老師兼班主任,壓力個人空間是有些,但信心很足。
“良好的教師結構,老中青三代教師應該呈橄欖型。但是學校的現狀是兩頭粗,中間細,培養起來的教學骨干流失多。這在鄉鎮學校比較普遍。”李強說。近幾年,學校每年流失10名左右教學骨干,第二年再補充相應數量的教學新手。如何讓年輕教師快速上手?學校想出了一個辦法:師徒結對,經驗豐富的教師帶新教師。
“可以通過聽課、交流等形式了解、選擇師傅,我初入學校就選擇了自己的師傅,學到了很多經驗。”黃婷說。
與之配套的還有青年教師教學工作培訓、青年教師班主任工作培訓等。近20年來,學校培養出多位省級教學能手、優秀教師。
在李強看來,培養出更多好教師,才能夠“為學生打開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”。
一茬茬學生從這里走出大山,又有許多畢業生私密空間學成歸來。近30年來,八仙中學先后有36名學生大學畢業后回校任教,把青春奉獻給大山。
“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閃光點,踴躍展示”
早晨7點,學校的喇叭準時播放音樂。伴著回蕩在山谷中的歌聲,七年級二班的王祖燕與室友們聞鈴即起,整理內務。7時20分趕到教室,一天的學習便開始了。
“這是住校的第二個學期,孩子明顯獨立不少。周末回家會主動幫忙做家務、干農活。”王祖燕的媽媽張麗萍說。
“學校學生主要來自八仙鎮和正陽鎮,寄宿生占了一半以上。很多學生的家長在外務工。這些孩子需要怎樣的教育,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。”李強說。
很多學生都聽李強講過“丑石”的故事——一塊石頭,蓋房子瓦工嫌不規則,做石墨石匠嫌石質細,老人孩子也嫌它丑。直到一位天文學家到來,竟發現它是一塊隕石,科研價值重大。
“我們學校地處大山之中,山里最多的就是石頭。石頭是普通的,也是堅韌的。”李強經常給學生講,不要覺得自己平凡就缺乏自信,“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閃光點,踴躍展示,既要內斂謙虛,也要頑強不屈。”
這些年,八仙中學的教學目標很清晰:把育分享人工作放在第一位。“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,總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,卻又很懵懂,需要及時引導。”李強說,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。
剛上初中時,八年級二班的李嘉佳不太適應學校的環境,性格很內向。語文老師楊莎莎鼓勵她多和室友聊天,多參加學校活動。后來,她的朋友多了,也變得開朗了。現在的李嘉佳成績優異,被同學們選為班長。
為了關注到每名學生的成長情況,八仙中學實行師生結對幫扶管理措施。全校老師包干結對幫扶在校學生,重點幫扶學困生、留守生、單親生、貧困生等。定時家訪,了解家庭情況,一對一指導,幫助學生樹立信心。
學校還創辦了很多社團,比如丑石文學社、跳棋社、籃球社、羽毛球社等,設立“婷姐心語”心理咨詢室,開辟勞動實踐基地,引導學生全面發展。
“讓學生更好體會到家的感覺”
中考即將到來。每天下午第三節課后,九年級的學生就會集中到操場上訓練體育考試科目。
九年級二班的李澤毓正在跟著體育老師曾帆練習實心球。他的體育成績非常好,1000米長跑、50米短跑、籃球和跳繩都已經是滿分,“只要再練練實心球,體育就能拿滿分了。”李澤毓說。
八仙中學的體育成績常年在全縣的初級中學中名列前茅,這與平時九宮格的積累密切相關。
每天上午,學校都有一個時長半小時的大課間。全校同學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到操場跑步,然后再做廣播體操。
下午放學還有課外活動項目,比如羽毛球、跳繩、乒乓球、籃球等,保證每個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運動量。
日積月累,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高。“重視體育是歷任校長留下來的優良傳統,我要把這個接力棒傳下去。”李強說。據統計,近15年,八仙中學共向體育類高等院校輸送人才55人。
“現在的塑膠跑道多漂亮。之前是土操場,學生們上體育課,要先撿一圈石子以防崴腳,然后灑水防止起塵。體育特長生體能訓練,練習拖輪胎跑,一跑一拖,操場上全是土。”回憶起舊時光,曾帆和幾個體育老師都笑了。
八仙中學地處偏遠,學校的硬件建設起步于師生的肩挑背馱。1958年建校初,就幾間土墻房。師生齊動手,靠雙手和背簍,通過十幾年努力,開辟了校園空地和操場。
1992年,兩幢教學樓投入使用,教師宿辦樓和學生宿舍樓建成后,學校有了寬敞明亮的教室、干凈整舞蹈場地潔的宿舍。
之后,校園面積逐漸擴大,教學樓也增加了兩幢。特別是學生餐廳的建成,讓用餐衛生安全有了保障。根據平利縣推行的營養改善計劃,每個學生都可以在餐廳免費享用午餐。
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縣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,八仙中學新建了實驗室、音樂室、美術室、圖書閱覽室等,投影儀換成了電子白板,操場鋪上了塑膠跑道。學習生活條件不斷改善,校園環境煥然一新。
八仙中學正在參與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校創建工作。“我希望再改善一下住宿條件,讓環境更溫馨,讓學生更好體會到家的感覺。”李強說。
■記者手記
從有學上到上好學
有著60多年辦學歷史的八仙中學,從建校起就是寄宿制學校,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小班教學驗。面對新形勢,學校積極爭取國家各項政策支持,持續改善學生學習和住宿環境。師生同吃同住,教師關注學生身心健康,幫助他們發現自身價值,鼓勵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收獲知識也得到關愛,強健體魄也增長信心,在這所不大的校園里,學生們收獲的,是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“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”。目前,各級政府正著力改善鄉鎮地區教育條件,辦好農村寄宿制學校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。
據民政部數據顯示,截至“十三五”末,全國共有農村留守兒童643.6萬名。解決居住地離學校較遠孩子就學問題、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和教學質量提升……從有學上到上好學,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發展,將為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,促進教育公平,切斷貧困代際傳遞貢獻重要力量。